媒体报道

NEWS

搜狐焦点网:20年经开风雨路 开启城北楼市新篇章

时间:2019-01-28 13:25:19 分类:媒体报道

从2011年年初西安市政府陆续搬入北城开始,也带动了城北经开区在市政上的快速完善,而对于有着长远目光的开发商来说,也早早的就开始了“朝北走”的口号,就是这样经历20年风雨路的城北经开区,现在已然成为西安新的经济中心,而城北房地产的发展,也成为如今楼市中的一大亮点。对此,搜狐焦点网特此专访了与经开区共同走过20年的中登集团副总裁张河,对城北20年来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剖析。  ——专访中登集团副总裁张河
                                                                                                                    
 
(采访嘉宾:中登集团副总裁 张河) 
 
      记者:今天十分荣幸可以采访到张总,对于经开,张总肯定也有自己的一番品读与认识,中登集团到今年也成立了20个年头,在这20年中,经开区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对比高新,都会有赶超的态势,您认为这样的现状是怎样形成的?
  张河:的确,经开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在西安几个开发区里来讲,不是最早的,但是时间也比较长,说到经开区最大的变化,还要归结于它的发展模式。最早的经开区被定位为西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以工业项目为主,与高新区不同,高新是以高新技术的企业或者公司为主。而当时经开区主要是以常规的企业为主,例如康师傅方便面、荣氏果汁等,偏加工业,大部分属于实体企业,工厂较多。
  但是20年后的今天,经开的定位发生了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市政府的北迁,可以说没有市政府北迁,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会发展的如此快速。市政府的迁入使得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能像以前那样发展,它必须转型,转变曾经以工业发展模式为主的时代。这就使得经开区的功能、规划、以及在西安市地位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其中政务功能最为明显,甚至成为西安的一个政治、文化的新中心。
  转型首先从规划角度来讲,把曾经在经开区的工业项目迁出去,迁到泾河、草滩等地方,还要尽量改变区域内的项目类型,把常规性企业转变为为商业、金融等类型,以及跟政府相配套的相关服务企业。可以说正是因为“北迁”,让经开区在西安的位置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记者:说到经开的发展,还是从2011年开始飞速发展,对比高新区的发展,似乎在这几年内也毫不逊色,这是否可以认为它的发展速度是比高新快,成为西安第二个“高新区”?
  张河:经开区真正的高速发展就是从市政府北迁开始的,要说是否超越高新区的发展,在短期内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平均到20年来讲的话,经开区发展并不快。只是在近两年中,发展的速度比较明显。对比同样发展了20多年的高新区,肯定还是高新发展的较为全面,但是就这几年的发展来看,经开区的发展的确要比高新区要快一些。
  记者: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政府的规划、定位的改变、北迁之外,中登或者是一些本地企业肯定也出力不少,在这个过程中,咱们本地企业对经开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推动作用和改造效果?
  张河:像是我们中登、海荣、荣华到北郊也比较早,因为在这里驻扎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开发的时间也比较长,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从各方面的投入,都不小。当然,说到经开区的发展,主要还是靠政府的投入,政府在这几年在北郊的投入十分明显。例如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基础设施配套,那它的发展就是不完全的,区域的发展快速与否,与政府的投入成正比。北郊这两年的投入都很大,地铁、绿化、大型公共设施以及配套都很完善,所以说政府的投入对一个区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开发商的作用肯定是有,但是只能说通过长期做项目,对项目周边的环境、配套影响比较明显,对城市旧貌的改造有比较大的改善。
  记者:我们都知道中登立足经开已经有20年,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在北郊驻扎,20年中,我们在经开区又做了哪些贡献?
  张河:说到贡献,我们中登家园是第一个把公共设施和住宅项目结合起来开发的项目,因为在当时没有一个项目把公共设施修在自己的“红线”内,我们却做到了。在一个小区里修了两个公共卫生间,供所有人使用,政府并没有多给我们做公共设施的土地。
  同时我们还在开发的区域内修建了一个公共停车场,目前被601路公交车作为调度站使用。中登提供的公共设施,让配套更加完善,很少开发商能做到。这点可以说是我们在经开区的发展上所做的一些贡献。而中登·文景时代的开发中,我们给政府承诺开辟1000平米的地方来用作菜市场,一个城市规划这些细节问题都是很重要的。
      记者:中登集团无论是在北郊还是在西安其它区域,做了很多的城改项目,这也是贡献的一种方式,村民的回迁,周边配套的设施,对于区域的改造都很重要,中登集团在做城改时又是怎么来进行的?
  张河: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城改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比较复杂,很多事情解决起来很难。但是对于中登来说,城改项目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地段都很好,所以我们会因为地段而选择去做。目前我们已经做了4个。当然,随着中登集团的壮大,我们也会逐渐改变自己的开发模式,逐渐减轻城改项目开发的比重。
  虽然城改比较难做,但是我们在做的这些城改项目,也会尽所其能的将项目开发到最好。因为城中村就是一个“小社会”,就是一个城市综合体,尽管它的档次不高,但是内容十分完善,它的功能是历史条件决定的,城中村大量的居住者需要生活配套,所以在城中村里各种服务都有。
  我们把它改造后,如果曾经的功能也被改掉,其实是城市的一种损失,城市的发展不仅是把旧的变成新的,还要将原来的功能进行保留,甚至打造更健全的配套为居住者服务。所以我们在改造的同时也建造了相配套的城市综合体,保障回迁的村民以及业主能够有便利的生活。
  记者:说到经开区的房地产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在该区域楼市的快速扩张下,其房价也一路攀升,据悉,在2006年时,经开区房价大约在2800元/平米左右,但是到现在,很多楼盘已经超过8000元/平米大关,直逼城南黄金地段房价,又是什么因素对导致了经开房价的飞速发展?
  张河:房价这个东西是没有一个相对的标准的,很难说清。经开的房价上涨最根本是因为政府的迁入。市政府的北迁使这里的生活配套以最快的速度完善,而很多人都是跟随着市政府的搬迁而选择居住在经开,大家都选择在这里置业,房价上涨就是必然。
  同时,早期的房地产商也比较少,没有太多的对比,但是现在不一样,万科、保利、绿地都过来了,就引发更多的开发商进驻,大房企的定价必然会影响同一区域的项目定价,整体房价自然水涨船高了。
  记者:据了解,你早在多年前就在经开区开始打拼,也算是老的“经开人”,当时是否有想过经开区会发展到今天这样?
  张河:我是92年开始来经开区做房地产,也已经做了20年,说实话,当时绝对没有想到经开会发展成现在这样,最早去项目开发点的时候连汽车都没有,一片荒芜。而且当时经开区的发展还很缓慢,十年中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那时的房价也才2000多块钱一平米,但是到现在已经上升到7、8千。这样的变化主要也是集中在最近几年,因为市政府迁入。政府一过来就引来了很多企业进驻,根本不需要用优惠的政策来为经开区招商引资。
  面对经开的发展,现在的我也是感到十分欣慰的,当然造成如今经开面貌的,最主要是政府方面的大力打造,看到现在经开的发展情况,不难想象未来的前景,我相信未来的经开区必然会超越城南成为西安新的城市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