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9 09:24:02 分类:集团要闻
中登“西游”记之三 作者 毛伟宏
可可托海真正让人震撼和感动的,并不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虽然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红了大江南北。可可托海是共和国早期稀有金属工业的所在,一代人在那里默默奉献,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了卓越贡献。3号坑道,111……一系列数字代号,今天得以揭秘,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可可托海3号矿坑坑道
可可托海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东北部富蕴县的北部,隔阿尔泰山与蒙古国相望,西南部为准格尔盆地。身处内陆戈壁山地的可可托海本没有海为什么会以“海”命名呢?这里是富蕴县上的一个小镇,平均海拔数千米。阿勒泰位于新疆的最北边,发源于阿尔泰山西南坡、我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流经此地,带来了众多湖泊,在蒙古语中“可可托海”意为蓝色的河湾。
宋玉庆董事长在可可托海
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阿尔泰山的名字也同样来源于蒙古语,意为金山。这里还隐藏着一座功勋矿,与共和国命运休戚与共的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曾经它的名字被一连串保密代号所替代,甚至在地图上我们很难找到可可托海这个地方。曾经它意味着几乎与世隔绝,充满无数艰难与心酸。
可可托海111信箱
几十年前这个偏僻的小镇迎来了近四万人,他们带着满腔热血服务共和国,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作为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露天稀有金属矿藏之一,这里蕴藏的稀有金属兼具种类多、储量大、埋藏浅等众多优点,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而已发现矿种更是占到世界已知矿种的六成,甚至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原本没有的几种稀有元素在这里找到了熟悉的身影。
说可可托海是蕴藏矿藏的“聚宝盆”、天然地质博物馆也是十分贴切的。当然它做出的贡献远不只是矿产本身,这里开采出的众多稀有矿石为新中国偿还了近半数对苏债务,也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对两弹一星的发射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是中国第一课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还是第一颗人造卫星都与可可托海不无联系。
可可托海3号矿坑
时过境迁,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我们很难想象,在经历国外技术封锁、国内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靠着馍馍与几碗糊糊填饱肚子的可可托海人,在这个偏僻又极寒之地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他们之中有数百名祖国的建设者,将艰苦奋斗的忠魂与肉身,一同埋葬在这片土地里。
从高出地面数百米的山峰到深入地下一百多米、十多层螺旋状的雄伟坑穴,可可托海无声地为共和国服务数十年,如今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它的功绩将形成深刻的烙印一直镌刻在国人的心中。
三号矿在可可托海最著名。看资料得知,上世纪三十年代盛世才批准苏联人来探矿,印证了工学院刘教授说的,新疆矿产的基础资料都是苏联人做的。1949年以前没有公布史料,只是说1955年1月1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创建中国原子能事业,为国防保密需要,新疆厂矿以“1”字打头,可可托海有了一个特殊的代号:111矿。自此,地图上多了一个“111矿”,这就是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新疆可可托海三号矿脉。一代又一代矿工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采矿,为国家两弹一星工程立下汗马功劳。人们都记得那些功勋人物,很少有人提及这些战斗在一线的矿工们。他们不仅为祖国献出了青春,有人还献出了生命。比如18岁年轻风钻工,四十出头就因工牺牲。这些矿工们在寒冷潮湿的矿洞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仅靠窝窝头充饥,挖出八吨矿石,为国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做出了贡献。
博物馆的石油工人雕塑
如今的可可托海,采矿已经成为过去式,以红色旅游为产业,成了旅游打卡热点景区,也是乌鲁木齐去喀纳斯的中转地。喀纳斯共有三个自然村,两千多人口,全都是蒙古族的分支图瓦人,喀纳斯村附近的民宿为游客提供住宿。
曾经很神秘很少有人知道的可可托海,被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红了。离开可可托海,行程近五百公里,我们赶到了另一处令人震撼和感动的地方,新中国石油的摇篮——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博物馆
参观克拉玛依石油博物馆,是宋玉庆董事长很久的心愿。宋总曾在中石油工作多年,从修井工做起,下海前是石油系统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下海创业,中登集团最早涉及的产业是石油化工,生产的产品供应中石油系统,中登石化是西气东输的重要参与者。宋玉庆对西部,对石油,有着特殊的感情,期望有机会在自己工作过的地方建一座石油主题的博物馆,所以要看克拉石油玛依博物馆。克拉玛依的石油,可追溯到清朝,那时这里的先民就开始用从地下冒出来的原油作为生活燃料。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土法炼油开始,到进口苏联设备提炼高品质油品,年产量达到了七千多吨。解放后共和国建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苏炼油公司,我们才进入现代石油工业,这里是共和国石油工业的摇篮。